黃山‧九華山笑傲遊 

   多年來,凌先生分春、夏、秋、冬四季,前後六次遊覽黃山,終於揭開了黃山的神祕面紗,完整的領略了黃山的絕世風姿!然而要稱心如意的欣賞黃山四絕的美景,並不是每個遊客都做得到的, 訂做團發給團員一份凌先生撰寫的“領隊手冊”,採取了五種手段讓讀者稱心如意(見下文)。另外,很多人參加黃山旅行團遊罷黃山歸來後,卻不知道黃山玉屏樓、前海、蓮花峰、天都峰在何處?更遑論長得什麼樣子了!原因是他們只遊覽了黃山的三分之一,當然無法窺得黃山的全貌! 山外山的黃山團,總共在黃山停留3--4個晚上!以便窺得黃山的全貌!

〔↑黃山:仙境中的玉屏樓〕


凌先生預言2030年後,全球第三世界國家,大部分靠攏在中國四周

2013年,習近平在哈薩克發表了著名的絲綢之路經濟帶” 著名演說。當時,凌先生就預估10年後,一帶一路就可以初步判定成敗。10年後的2023年,已經證明了一帶一路取得初步重大的成功。接下來,凌先生再度提出一個更具慧眼的預告,未來7年,中國大陸在一帶一路沿線,將以王道精神,應用解放軍著名的大縱深、大穿插、大迂迴戰略,把它應用在全球外交、經濟、金融、政治的競爭中,最終結果,會使得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全球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全靠攏在中國四周,西歐的老牌工業國,會保持中立,最後只剩下美、英、加拿大、日本等海島國家,在互相抱團取暖,相對於亞、歐、非世界島而言,這幾個海島國家,就只是一些孤懸海外的小島!凌先生會持續關注世局的發展,撰寫成重量級文章,發佈在本網站的“超越西方”這個網頁。請點選這個網頁,進入閱讀!〕


〔閱讀本文件以後,請返回首頁,點選閱讀“量身訂作的高品味旅遊”,您才能了解量身訂做團的遊戲規則!〕

〔本網站採用“平面美術設計”的手法,來設計頁面,希望讀者在閱讀網頁時,就像是在欣賞一幅幅的靜態美術頁面!〕

…………………………………………………………………………………………………………

完整的黃山遊覽區

完整的黃山遊覽區一般分為四區,介紹如下:

◆第一遊覽區:

玉屏樓→→天都峰→→溫泉區。

這是山外山“量身訂作團”設計的遊覽路線,與傳統的登山路線反向而行。本區總共可觀賞到25個精彩景點,在“領隊手冊”(見後文)裡都會一一列出。以下各區均如此,不另說明。

◆第二遊覽區:〔↓飛來石〕

  玉屏樓→蓮花峰→→光明頂→→西海。

本區總共可觀賞到24個精彩景點。

◆第三遊覽區:

西海→→北海景區→始信峰→溫泉區。

 本區總共可觀賞到30個精彩景點。 一般旅行團大都只遊覽本區,頂多再從西海走到飛來石而已!他們稱為“後山”。其實當地人所說的“後山”是從天海開始劃分的!即天海往玉屏樓走,稱為前山,天海往西海、北海走 ,稱為後山,範圍更大!

◆第四遊覽區:

就是溫泉區,這是一個溫泉鄉,名勝古跡特別多,一般人都忽略了!

…………………………………………………………………………………………………………

黃 山 四 絕

 黃山自李白以來就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山”, 黃山之所以能被稱為第一名山,實與黃山四絕有密切的關係。所謂四絕,指的就是巧石、奇松、雲海與泉水。 這四絕黃山都具備,這在其他天下名山中,是很難與其匹敵的!

◆巧石 〔↓松鼠跳天都〕

  黃山的怪石形狀千變萬化,星羅棋佈,遍及群山萬壑中。巧石大多有奇松相伴,構成特定的景觀。有的集中出現,有的分散各點,遊人一路行來,不時有千姿百態的巧石出現,值得仔細欣賞,細細品味。

在欣賞與品味黃山巧石的妙趣時,您不難發其奇特之處:

一、多石組合構成一景

有時巧石不只一個,是多個巧石的組合,這種組合能構成某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景觀,例如“蓬萊三島”巧石恰好有三塊,而這三塊巧石周圍又常常有雲霧回繞,如翻滾的海浪,因此稱為“蓬萊三島”。又如“童子拜觀音”,巧石恰好有兩塊,一塊亭亭玉立,就像出麈脫俗的菩薩,另一槐矮了半截,就像跪地而拜的童子。又如“雙貓捕鼠”,巧石有三塊,兩塊較大,作躍躍欲試狀,另一塊體型較小,作抱頭鼠竄狀,當然指的就是老鼠了。

二、隨著觀賞角度的不同,同一塊巧石也會變化成不同的景點

例如“松鼠跳天都”,從玉屏樓前觀看是這種景觀〔請注意上圖,峯頂那隻作勢要跳到對面天都峰頂的松鼠!〕,但站在天上玉屏處遙望,卻又變成了耕耘峰。又如白鵝嶺下的“仙人指路”,下坡時看到的是“仙人指路”,等經過這個景觀再回頭眺望時,卻又變成了“喜鵲登梅”。

三、要深入欣賞巧石的妙趣,觀賞者須有一定的想像力

巧石的形狀並不必然要有非常寫實的外形,只要重點部位的輪廓近似,線條突出有力,再加上觀賞者的想像力,就可以幻化出能引起共鳴的景觀。如“鰲魚吃螺螄”,就只那張開大嘴的鰲魚頭,以及大嘴前方的幾顆小巧石,就把一幅弱肉強食的畫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如“老僧入定”,一幅僧袍,再一個蒲團,這不是和尚是什麼?再加上鼻子大大的,長長的,這不只是和尚,而且是豬八戒!

◆奇松 〔↓迎客松〕
  黃山有句古諺:「無石不松,無松不石」。不錯,黃山的巧石與奇松互相映襯,構成了一幅幅景觀奇特的松石圖。黃山松被人稱為奇松之中的極品。在其他的天下名山中,再也找不出這麼奇、這麼美、這麼富有強韌生命力的松樹了。

黃山松的旺盛生命力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我們且舉幾棵黃山的名松作為論證:

一、蒲

根據考證,此松的形態,與其紮根於岩石中有關。它的根部向下穿不過堅硬的岩石,只好頑強的四向延伸,如此則地面上的枝幹也就無法再長高,其枝幹便像根部一樣,四向分散開去,因此便形成了像蒲團一樣的松枝,這是蒲團松外形形成的主因。

二、臥龍松

臥龍松生長在臥雲峰東側懸崖峭壁中,能夠破石而生,貼附在岩壁之上,沒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做不到的。

三、黑虎松

黑虎松身高十五米,胸徑達65公分,松冠投影總面積為一百多平方公尺,這枝高大的古松針葉蒼翠欲滴,枝幹挺立,威武雄壯,一派虎氣,沒有強勁的生命力也是做不到這等雄姿的。

其他如玉屏樓前的迎客松、陪客松及送客松,更是奇松中的名松,大名早已傳播天下,是名符其實的奇松之中的極品。

◆雲海  〔下圖:天都峯脚的雲海
   黃山四絕之中最活躍的是雲海,不管是奇松,巧石,或者泉水,如果伴隨著雲海的登場,將會使您眼前的景觀幻化出千姿萬態的藝術效果。因此雲海是黃山的化粧師。

由於大部分黃山的山區,常有雲霧迴繞,因此黃山既有高聳入雲的群峰,也有雄渾廣闊的海洋。清朝康熙皇帝就曾題贈黃山為“黃海仙都”,把黃山稱為黃海,以形容雲海之壯!黃山既有黃海的稱謂,它各自的山區地域也就以海名之。如北海、西海、東海、南海、中海、前海……等等。

 黃山的雲海真是多彩多姿,有時風平浪靜,白雲茫茫;有時風起雲湧,那翻滾的海面對著您直奔過來,真有驚濤裂岸,白浪排空之勢;有時雲海時高時低,人立峰尖,就好像隨著海浪一般起伏,您會有一種乘長風、破萬里浪的感覺。

觀賞雲海的最佳時刻與地點 

依凌先生的評估,黃山看雲海較理想的地方有四、五個,每個地方雲海最有可能出現的時刻也略有不同,凌先生在設計行程時,充分注意到了這種“最佳時刻與地點”的特點,以能看盡各個地點的壯觀雲海為最高目標。“領隊手冊”裡對這些“最佳時刻與地點”都有充分的交待。

◆泉水

黃山溫泉的成份以重碳酸鹽為主,水中含有鈉、鉀、鎂、鈣等陰陽離子,是非常珍貴的醫藥保健礦泉水。
 溫泉區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溫泉鄉,白天可悠閒的在區內遊覽,晚上就是一個無限鬆弛、溫柔的溫泉鄉之夜了!

…………………………………………………………………………………………………………

天都峰與旅行家 

天都峰是黃山三大主峰中最險峻的奇峰,海拔1810米,也是名滿天下的一座山峰。登上峰頂後縱目遠眺,遠處雲山相接,江河一線。再俯視群峰,千峰並起,一峰勝過一峰,遠近美景盡收眼前!

天都之路--天梯

攀登天都峰的那條蹬道是開鑿於陡峭的山壁上的,稱為“天都之路”,又像是一條從半空中垂下的“天梯”。本團會安排您在最佳位置,觀賞這條壯麗無比的天梯,接著攀登這條天梯。體力不濟者可放棄,改為繞過天都峰腳,到另一端與翻越天都峰而下的團隊會合。

天上玉屏 〔↓〕
  從天都峰的某處遙望對面的玉屏峰,玉屏樓隱藏在壁立的群峰間,就像是一處人間仙境,這裡稱為“天上玉屏”,是天都峰最佳的觀景點。一般旅行團是不可能帶您上天都峰的!

◆李白終其生未登上天都峯

唐代大詩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遨遊,黃山,自然不會錯過!李白曾先後兩次到黃山,在縱情山水之餘,留下了不少浪漫的傳說與遺跡。

李白在遊覽黃山時,經常徜徉於桃花溪畔,對著淙淙的泉水欽著美酒!“醉石”、“鳴弦泉”就是當時浪漫的遺跡。他身帶乾糧,在寺廟和尚的陪同下,攀登上了芙蓉峰,為的就是要追尋黃帝的遺蹤!又聽說黃山西南山腳下,住有一位文人-胡輝,養了一對逗人喜愛的白鷴,李白在拜訪胡輝後,當場揮筆,賦詩一首,換回了這一對白鷴!他有一位好友温處士住在黃山的白鵝峯,李白特地贈詩一首“送温處士歸黃山白鵝峯舊居”: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這首浪漫的詩,從此成為歌詠黃山的千古名作!遺憾的是,李白似乎從未登上天都峰,大慨在唐朝那個時代,登天都峰是不可能的任務!

 ◆徐霞客二遊黃山才登上天都峯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是江蘇江陰縣人,他同時也是卓越的地理學家和散文家,一生遊遍、研究過中國名山大川。英國有他的塑像,被尊稱為大科學家。

徐霞客旅行時喜歡孤身獨往,他的行李很簡單,不攜帶太多的乾糧,能夠忍受數天的饑餓,只要有東西吃就可填飽肚子,也只有像他具備這麼多特點,才能在幾百年前,交通不發達的明代就遊遍了全中國的名山大川。

徐霞客一生中曾經兩次遊覽黃山,第一次在明朝萬曆年(西元1616)的冬天。黃山的冬天非常寒冷,雪路冰滑,但徐霞客能克服重重困難,遊覽了祥符寺、慈光寺、光明頂,以及北海附近的石荀崗獅子林和松谷庵等等。但由於天候惡劣,無路可通,徐霞客一直上不了天都峰以及玉屏峰。

決意遊天都

兩年過後,徐霞客選擇了一個金秋季節的九月,再游黃山。當時天都峰並沒有“天梯”,他不顧寺廟和尚的勸告,仍決意遊天都,經過千辛萬苦,才到達天都峰頂。不久,他又登上蓮花峯頂。

當他登上玉屏峰時,對文殊院非常欣賞,他認為文殊院左鄰天都峰,右靠蓮花峰,背倚玉屏峰,面對文殊台前的雲海,真的是“黃山絕勝處”!到現在玉屏樓前的石壁上仍有“黃山絕勝處”的石刻。徐霞客在遊覽黃山後,告訴全天下的人說:「黃山天下無,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名山”,從此定位,再沒有人敢對這個稱號提出挑戰了。
 

◆凌先生三遊黃山才登上天都峯 〔↓鰲魚峯

  多年來,凌先生前後六次遊覽黃山,第一次遊黃山的時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時節。他從後山登上 白鵝嶺,一路遊來,到玉屏樓的時候,卻下起大雨來了,風狂雨大,他知道,天都峰大概攀登無望了,就在玉屏樓待一晚,第二天早上雨勢未曾稍歇,果然,玉屏樓主告訴他,天都峰已經封山了。

三遊黃山

他二遊黃山的時候,本來是風和日麗的天氣,誰知道到達玉屏樓時,又刮起大風,下起大雨來了。他內心暗暗叫苦,老天爺似乎故意要與他過不去。他不信邪,在玉屏樓整整住了三個晚上。第四天清晨,雨停了,他興高采烈地下了玉屏峰,來到天都峰腳。然而,警衛還是不肯放他上山。理由是:天氣雖然轉好,但天都峰一旦封山,就一定要等到非常好的天氣,上山絕對沒問題時,才再開放天都之路。他只好一路倖倖然地下山了。

他三遊黃山的時候,是一個金秋季節。黃山在陽光映襯下,藍天顯得特別地亮麗。有這種藍天當背景,黃山的景物顯得特別清麗。他內心 暗自盤算著:這次總該讓我登上天都峰吧?!誰知,到了玉屏樓,天空又漸漸變色,同時下起毛毛雨來,當天晚上,氣溫急驟下降,玉屏樓主告訴他,根據自己多年山居生活的經驗,這幾天黃山一定下雪,這是今年的第一埸大雪。他內心暗忖;黃山一下雪,天都峰不是又封山了嗎?這……這真的邪門了,黃山真的與我過不去,天都峰真的不歡迎我?

寒流襲擊下的玉屏樓

當晚,他投宿在玉屏樓的ⅩⅩⅩ房間,這個房間視野最好,向前,可觀賞文殊台前虛無縹渺的雲海,向左,可眺望“松鼠跳天都”,向右,則可欣賞蓮花峰與蓮蕊峰。他打算長住,不等到天氣放晴,絕不下山。

當天晚上,氣溫極低,恐怕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當年的玉屏樓又沒有暖氣設備,他蓋了兩大床棉被,才抵抗得了嚴寒。次晨醒來時,雙眼還沒睜開,耳邊已傳來窗外滴滴答答的雨聲,心裏想,天氣還沒放睛,今天走不了了。他坐在書桌前,隔著窗戶眺望文殊台前四周的景物,天空一片灰濛濛的,文殊台前沒有雲海,群山也一片灰濛濛。天不斷地下著雨,再加上奇低的氣溫,真讓人受不了。

這種天氣持續了五天,他就一直困在玉屏樓裏。老天雖然能困住他的肉體,卻不能困住他的心靈!管你外面天氣如何地惡劣,他在玉屏樓裏埋首寫他的文章。寫累了,就坐在書桌前觀看遠山,文殊台前偶而也會有一些雲海。

小樓一夜聽秋雨

他住在玉屏樓裏,似乎在與老天爺比耐性。每天夜裏,他從熟睡中淺醒過來,總會下意識地側耳傾聽窗外,希望窗外沒有雨水滴答聲,那麼天亮時,定會有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他也就可一償宿願,登上天都峰了。然而,滴答聲不曾停過,他也只能在反復地睡睡醒醒中暗自歎息。

終於,第六天下午,他正埋首寫稿的時候,窗外忽然傳來歡叫聲:「下雪了!」。他抬頭望向窗外,果然天空下起絲絲細雪,就像那因風而起的柳絮。文殊台前也風起雲湧,氣象萬千。太陽雖然仍躲在雲層後面,但這時的天空已清亮了許多。

獨坐雲海前‧相看兩不厭

他打開窗戶,想要拍攝這難得的鏡頭,然而寒氣夾著雪花一起湧入室內,他趕緊把窗戶關上。想想實在不甘心,再打開一個小縫,將鏡頭仲向窗外,飛快地獵取一、二個鏡頭後再趕緊把窗戶關上。然後便獨坐窗前,欣賞窗外驚濤駭浪、瞬息萬變的雲海。如果雲海停止變化,他就埋頭寫稿,寫上片刻,再抬頭看雲海,相看兩不厭。

第七天清晨一覺醒來,窗外陽光普照大地,天藍得發亮,地白得耀眼!陪客松與送客松都結有厚厚的冰雪,變成“霧松”了!他拜別玉屏樓主,下玉屏峰,往不可測的天都峰前進。

◆凌先生如何爬天都峯?〔↓從一線天看天梯〕

  天都之路這麼陡,凌先生怎麼爬?不錯,是爬山,而不是登山,登山只用雙腳就可以了,爬山必須手足同時並用,爬天都之路也是如此!

原來,天都之路大部分是沿著山壁往下挖出來的一條石級磴道,因此磴道低於兩側的山壁約半公尺至一公尺左右。也就是說,磴道的兩側有小山壁護衛著,一側打下石柱與鐵鏈,另一側的山壁則每隔一公尺左右挖出一個小洞,可以讓遊客的四指伸進這個凹洞,就像抓著一個把手一樣。因此凌先生攀登時,必須雙腳踩在石級上,落腳時還必須選擇沒有冰雪的位置。一手抓著鐵鏈,另一手插進凹洞裏借力使力前進,有時絕壁垂直達七、八十度,免不了要膝蓋貼腮,鼻子碰壁。如此的攀登方式,就象軍中戰鬥教練的匍匐前進,如果從背後觀看攀登的凌先生,就像是游壁而上的壁虎一樣!這大概就是現代的壁虎功吧?

徐霞客如何下天梯

就這樣,凌先生就像一隻壁虎,在一顆心提到胸口的狀況下,“遊”上了“天上玉屏”。這期間,他每向後回頭望一次,就暗自心驚一番。站在天上玉屏處,望著腳下的天都之路,他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現在他才深深瞭解到徐霞客的偉大,也深深佩服他攀登天都峰的勇氣。數百年前的明代,不但沒有鐵鏈與凹洞,更沒有那一級一級的磴道,徐霞客是怎麽上得了天都峰的呢?人家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他又如何下天都峰呢?凌先生翻閱了徐霞客的遊記,找出了這段記載,供 讀者參考:

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

徐霞客大概是屁股著地,雙腳向前,上身向後仰,雙手向後著地支撐重心,再雙腳一蹬一蹬地往下滑行下去!朋友,這樣的爬山方法你敢嗎?

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年前的仲春,為了拍天都峰的雄姿與像彩帶的天梯,凌先生選擇了一個黃山的旅遊旺季,第五次遊黃山。為了變換不同的拍攝角度,他從天都峰腳一路往上後退,一直到找出最佳拍攝角度為止。在這裏觀賞天都峰的雄姿最是驚心動魄、氣勢恢宏你很難想像你面前竟然矗立著一座高不可測、近乎垂直的陡峭石峰,就像一座巨大無比、擋住去路的石屏風!在雲霧縹緲中,無數像螞蟻般大小的登山客撒落在登山道上,構成了一條像自雲端飄下的彩帶!再向下俯視天都峰腳,峰腳的平臺上登山客密密麻麻他們是在休息?是不敢攀登?還是在猶疑、等待什麼?我想三者都有凌先生現在總算明白為什麼徐霞客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真是一句黃山的經典名讚啊

…………………………………………………………………………………………………………

黃山見我多狼狽

有一次凌先生在“蓬萊三島”拍攝“一線天”裏的“天梯”,由於濃霧忽聚忽散,天都峰常隱沒於雲 霧中,他只好坐在路旁的一塊危石上看書,並不時抬頭觀看天都峰,只要一到雲消霧散或薄務縹緲時,立刻起身獵取畫面。這段山路是黃山路的精華,上下山的人群川流不息。他正觀察著天都峰,背後忽然響起一片歡呼與嘲弄聲,原來是一個落後的青年人正上氣不接下氣,踉踉嗆嗆地趕上了正等待著的隊友。這位青年人在氣息稍定後,用雙手在嘴部圈起一個喇叭形,環顧周遭嘲弄的人群、對著四周的群山自我解嘲地喊道:“我見黃山多雄壯,料黃山見我多狼狽”,他的喊聲一落,群山響應,人群中立刻響起一片爆笑聲凌先生也不禁啞然失笑:好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物

◆我見黃山多雄壯 〔↓仙人曬靴〕

  原來這句話脫胎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個人不但把原句修改得切題、意境轉換得微妙,而且改得幽默不錯黃山一定會 讚嘆黃山的雄壯,但黃山的山路也一定會讓您狼狽不堪您一定會感受到黃山對您的嘲笑

這些山道象一條時隱時現的龍,出沒於黃山群峰的山巔與澗谷間,使整個黃山群峰更加壯麗!這些山道也是一條藝術的軸線,把黃山的美景有機地串連在一起,使這些分散的美景形成一個整體的藝術景觀。然而,也就是這些山道使黃山的人吃盡苦頭、狼狽不堪,甚至望而卻步黃山有那些山路最令黃山客狼狽呢?

毫無疑問,最令黃山客狼狽的是“天都路”與“天都新路”。此外,從溫泉到天都峰腳是第一段登山盤道。從天都峰腳到玉屏樓也是一路挺升,不過這段山路是黃山路的精華,壯麗的景觀特別多,您可能會在雀躍于景觀壯麗之餘而 忘切了登山的勞累。

當然,自從慈光閣到玉屏樓的索道開通以後,黃山的山路不再令黃山客那麼狼狽了!但還是有不少遊客,刻意要接受黃山的挑戰,從溫泉區一路徒步登山上玉屏樓!這種遊客不會狼狽,是征服黃山的好漢!

…………………………………………………………………………………………………………

冬 遊 黃 山 

 冬季是黃山最美的季節,特點如下:

1雲海出現的機率最高、最壯觀。

2遊客不多,整座黃山屬於您的。

3漫山遍野的冰封世界,使得黃山一片銀裝素裹,是大自然的藝術傑作。

4黃山松樹的針葉沾上雪花,再碰上溼冷的空氣後,就變成一棵結滿冰雪的霧松,與東北吉林的樹掛,並稱天下雙絕!
 

…………………………………………………………………………………………………………

如何掌握黃山美景 

多年來,凌先生分春、夏、秋、冬四季,前後六次遊覽黃山,終於揭開了黃山的神祕面紗,完整的領略了黃山的絕世風姿!然而要稱心如意的欣賞黃山四絕的美景,並不是每一個到黃山的遊客都做得到的, 訂做團發給團員一份凌先生撰寫的“領隊手冊”,採取下面五種手段讓讀者稱心如意:

◆精彩路段的控制

黃山美景雖然都落在北海、西海、東海、南海、中海、前海……等等。,但各路段的精彩程度差別很大,因此所分配的遊覽時間也有很大的不同。本行程安排的時間非常充裕,導遊會控制好行進的節奏,讓客人停留、細細觀賞各個重要景點,或觀賞雲海,輕鬆悠閒的前進,這樣可以讓客人充分的享受與感受黃山的雲氣、仙氣與靈氣!

◆上百個景點,要求導遊盡可能指出來給你看

黃山的怪石、奇松,星羅棋佈,遍及群山萬壑中。有的集中出現,有的分散各點,遊人一路行來,如果沒有負責的導遊一路提醒您,您是很容易疏忽過去的!凌先生撰寫的“領隊手冊”中,挑選出了上百個精彩景點,要求導遊盡可能指出來給你看,並加以解說。

最佳觀賞雲海的時刻與地點

  依凌先生的評估,黃山看雲海較理想的地方有四、五個,每個地方雲海最有可能出現的時刻也略有不同,凌先生在設計行程時,充分注意到了這種“最佳時刻與地點”的特點,以能看盡各個地點的壯觀雲海為最高目標。“領隊手冊”裡對這些“最佳時刻與地點”都有充分的交待,並要求導遊盡可能帶你去看!像這種在特殊時刻與地點觀賞雲海,指望一般旅行團滿腦子“購物”點子的導遊來完成?門都沒有!

“領隊手冊”管制行程

針對黃山的特殊觀景要求,本團的領隊與地陪都有一份凌先生撰寫的“領隊手冊”,對“精彩路段”及“最佳觀賞時刻”都有行程上的交待與管制 。如果沒有這一份“領隊手冊”對行程作管制,導遊很容易對行程偷工減料!每一個導遊腦子裡都充滿了進店購物的盤算,他怎麼可能把寶貴的時間花在行程的管制上呢〔否則,他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帶客人進店購物!〕?他怎麼會管你哪裏是精彩路段 ?什麽時候是最佳觀賞時刻?什麼地點是最佳觀賞位置?不僅如此,遊覽景點就像蜻蜓點水一般晃過,這就是行程的偷工減料!

◆黃山山上停留3-4天,徹底遊覽黃山

黃山精彩景點密佈,絕對不是一天能遊覽完畢的。黃山訂做團最少都安排山上3天、山下温泉區半天一夜,有些品味更特殊的團-黃山特種團,甚至還安排山上4天遊覽。遊覽行程不只深入,而且悠閒。如果飛行數千公里,為的只是在黃山走馬看花的遊覽一天,這一段旅程真的是太冤枉了!

…………………………………………………………………………………………………………

畫中的鄉村--徽派鄉村 

~婺源、屯溪、黟縣、歙縣~~


〔←古民居與倒影〕

九華山、黃山附近的婺源、屯溪、黟縣、歙縣,這些地區到處錯落著一種獨具風格、相當吸引人的鄉村風光!這種鄉村風光不僅俱有唯美的自然景光,還俱有古民居、古宗祠、與古牌仿群的徽派建築美,以及古樸厚重的文化遺存!這種風格的鄉村,就像座落在圖畫中一般,凌先生把她稱為“徽派鄉村”!意思就是:安徽風格的鄉村!

很有名氣的“徽派鄉村”共有數座,凌先生淘汰了 其中最有名氣之一的一座!那是因為這座鄉村只顧著收門票、完全不投入規劃建設,村內瀰漫著一股銅臭氣的商業氣息!不管它的名氣有多大,凌先生都不可能讓他魚目混珠的排入行程中!另外一座“徽派鄉村”剛好完全相反!管理當局所投入的規劃建設心血,在您的遊覽過程中,處處可見!

◆“徽派鄉村”的典型代表

“徽派鄉村”之一

  是一個以家族聚居為主的古村落,建村於北宋年間!村內遍佈明清古建築,粉牆黛瓦的民居宅院,錯落有致的依山沿河而立!村內街巷溪水迴繞,青石板道縱橫交錯,數十座磚、石、木橋,錯落於溪流之上,形成了一幅“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景觀!這裡旖旎的水鄉風光、純樸的鄉間風情、以及古樸厚重的文化遺存,令人賞心悅目!令人留連忘返!

 

“徽派鄉村”之二

建村於南宋紹興年間,村人匠心獨運,建造出 一條長達數千米、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圳,這條水圳穿村繞戶,把一泓清泉引入全村的家家戶戶!一方碧湖環繞村外,盛夏時節,湖中芙蓉花婷婷玉立,金秋季節,岸邊彩葉,美不勝收!

本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宅院 共140餘幢,其中包括一幢徽派古建築,擁有內房28間、木柱136根,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氣勢恢宏!被譽為“民間故宮”。

湖光山色與民居建築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空濛山色與粉牆黛瓦倒映湖中!整個村落悠閒的靜臥在青山綠水之中!這是本鄉村有別於其它“徽派鄉村”的最大特色!

“徽派鄉村”之 三

  本村景區掛在山崖上,地無三尺平,數百年來,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自然條件的局限卻激發了先民的想像和創造力,從而在無意間造就了一處中國絕無僅有的"曬秋人家"風情畫。

古村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錯落有序,每當日出山頭,晨曦映照,整個山間村落飽經滄桑的徽式民居土磚外牆與曬架上、圓圓曬匾裡五彩繽紛豐收果實組合,繪就出世界獨一無二的"曬秋"農俗景觀、最美的鄉村符號。

凌先生安排在“徽派鄉村”停留的時間,相當充足!導遊會放慢行進速度,帶客人慢慢遊覽!另外會給客人自由參觀、自由想像、自由發問的時間!這就是參觀、遊覽的留白!這樣才能讓客人的旅遊收穫達到最高!!

◆歙縣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記錄著徽商鮑氏家族明清兩代四百年間、亦官亦商、富可敵國的神話!七座主題鮮明的牌坊,十分協調、排列一致,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榮譽體系:“忠、孝、節、義”,氣勢雄偉,空前絕後。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里程碑!遊覽七座牌坊、男祠堂、女祠堂、鮑氏花園。

◆花山謎窟

花山謎窟千百年來一直默默地掩藏於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連綿不斷的山體中,在沿江兩岸5公里長的山群中共有36座石窟。走進石窟,宛如走進了一個地下宮殿,石窟裏洞內套洞,洞下有洞,結構怪異。在2號窟裏,一幅天然的秋色圖讓人讚歎不已:黑色的叢林、山峰、古民居點綴于秋葉叢中,那古民居還能明顯地看出徽派的建築風格!

…………………………………………………………………………………………………………

九華山

   〔↓九華山‧天台正頂‧天台寺‧古拜經台〕

  無數風格各異的古剎,依山就勢,散落於蒼松翠林中,或撒落於雲霧中!因而有九華一千寺,撒落雲霧中的絕唱!就因為這句絕唱,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凌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多次登臨九華山,追尋這撒落雲霧中的千座寺廟,也追蹤李白的足跡!

只見天臺以下群山,若隱若現於一片洶湧澎湃的白浪中,白浪的浪姿還與時推移的變化。凌先生離開天臺寺往山下走,這一片雲霧似乎一直在他腳下群峰間迴繞,而群峰間錯落著一處處的寺廟建築群,就像撒落在雲霧中一樣!這使他對這句古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雖然現在九華山寺廟的總數不如從前,但那種超凡出塵的詩境仍然感受得到!

…………………………………………………………………………………………………………

~~~九華一千寺,撒落雲霧中~~~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唐朝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遨遊九華山,九華山的名字就是由他定名的。唐開元末年,古新羅國〔今韓國境內〕王室近屬金喬覺航海東來,在九華山苦修成道,九十九歲圓寂後,被僧徒尊為地藏菩薩應化,九華山從此被開闢為地藏菩薩的道場!千百年來,僧眾雲集,香火不絕!無數風格各異的古剎,依山就勢,散落於蒼松翠林中,或撒落於雲霧中!因而有九華一千寺,撒落雲霧中的絕唱!就因為這句絕唱,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凌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多次登臨九華山,追尋這撒落雲霧中的千座寺廟,也追蹤李白的足跡!

◆祇園寺 〔↓九華山寺廟建築群〕

  祇園寺就座落在九華街頭。據說祇園寺是以前釋迦說法講道的地方,所以這座寺廟以祇園為寺名,裏面供奉的也是釋迦牟尼佛。

進入祇園寺的大門後,就是天王殿,裏面供奉四大天王。出天王殿,步上石階,便到達大雄寶殿。從平地到殿頂共有十三丈高,殿內肅穆莊嚴,空間寬廣,正面供奉有高三丈多的三尊金塑佛像,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右為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祇園寺背倚東崖及摩空嶺,依山而築的殿宇樓閣,時常隱現於幽幽雲霧之中,遠遠看過去,確是壯麗無比。

◆肉身寶殿↓

  肉身寶殿古稱南台。根據佛教的說法,釋迦牟尼死後1500年地藏菩薩金地藏 降世,在九華山修行七十五年。金地藏晚年時曾帶著侍者在南台念經晏坐,因此金地藏逝世後,他的徒眾便將他安厝於南台。三年後,開缸準備安葬時,發現他的遺體軟綿富有彈性,顏貌如生前一般,搖動他的骨骼關節還有金鎖般的響聲。依據佛經的說法,這位和尚一定是菩薩隆世轉生,死後的遺體才有這種現象,於是徒弟就建立三級小浮屠來供奉。寶殿經過千年來朝廷多次的賜金修建,規模也越來越壯觀。

肉身寶殿的殿頂全部是用鐵瓦覆蓋,二十一根石柱分佈於四周迴廊內外,殿裏前後兩門都掛有肉身寶殿的匾額,後門的廊下另外掛有東南第一山的金字大匾額。寶殿內有一座木 質寶塔,以漢白玉為塔基,共有七級高,呈現八角形,塔內即藏有金地藏的肉身。

◆百歲宮

百歲宮矗立在巍峨的摩空嶺上,山峰下有閔園溪和九華溪環繞左右,若是在雲霧縹緲的日子,從九華街遠望百歲宮,就像一座天上的宮殿一般。

明朝萬曆年間,五臺山海玉和尚(又稱無瑕和尚),雲遊到九華山,在摘星亭下建立了一座茅庵,取名摘星庵。無瑕和尚就在這裏苦修,一共活了一百多歲才圓寂,因此當地人稱他為百歲公,摘星庵也改名為百歲庵。他死後,僧人將他的遺體安置跌坐於缸中。三年後開缸時,發現臉面與生前一樣,遺體幾乎沒有損壞,於是將他的肉身漆上金漆,並建塔供奉。後來寺廟一再擴建,更名為百歲宮。

百歲宮的上下左右都互相連貫,是一個整體的建築。大雄寶殿的正面供奉著釋迦、文殊、普賢三尊佛像,東側是達摩座像,西側就是無瑕和尚的肉身敷金像,對面則是韋馱像。目前無瑕和尚的肉身像已移往內殿,遊客必須買票方能進入。

◆閔園

從接引庵旁過通天橋便進入閔園的中心。閔園是一個寬闊而又斜曲的峽谷,面積大約有30平方公里,四周高山圍繞,狹 谷內則丘陵起伏。這裏有湍急的小溪,層層堆疊的梯田,青青的茶園,以及各種農作物,還有一一叢叢、一片片、蒼翠茂盛的綠色竹林。在這一片山谷裏面,散落著無數的茅蓬、精舍、庵堂以及民居,是去天臺途中、唯一的一片平緩而開闊的田園,可以輕鬆地做一趟郊外踏青。

在這一片田園風光中,錯落著淨心庵、蓮花庵 、觀音峰下院、九華蓮舍、心願茅蓬、香山茅蓬等二十多座庵堂,可以說是一片山青水秀的世外佛國。

◆慧居寺

慧居寺在九華寺廟中,算是規模宏大的。大殿高三丈多、寬四丈多、深度為三丈。大殿正面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以及阿彌陀佛等高大的三世佛,以及文殊、普賢菩薩的坐像。兩旁分列著十八羅漢。大殿有後門可通往後殿,後殿分為上下兩層,樓下為地藏殿,樓上為觀音樓,後殿的佛像全部是金色塑像。

慧居寺的山後,山嶺環抱,這裏盛產杉木,漫山遍野,密密叢叢,層層堆疊,就好像是高聳的佛塔一樣,因此被形容為杉木塔

 ◆半山寺(吊橋寺) 〔↓空中俯視吊橋寺〕

  半山寺又名翠雲庵,古吊橋寺等等。因為這裏離山下的慧居寺和天臺正頂各五華里,因此庵堂就以半山寺為名。

半山寺背倚巍峨的山峰,寺底下就是萬丈懸崖,深不可測。因為半山寺的地基,橫跨在懸崖峭壁的兩邊,就像是一座吊橋,貫通了兩邊懸崖,因此又稱為吊橋寺。當您離開慧居寺往半山寺攀登時,沿途可從不同的角度觀賞這座架在懸崖邊的吊橋寺廟,景觀雄偉壯麗。這種像吊橋寺廟確實是風格獨具,遊九華山而能目睹這種寺廟,也算不虛此行了。

因為半山寺溝通了兩岸懸崖的通路,也就使這裏成了上下天臺的咽喉要地。從這裏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山谷下的一片建築物,那就是慧居寺。右邊的山壁上刻有江南第一山的紅色大字,這裏也是拍照留念的理想地點。從這裏環視四周山區,可以說半個九華山區,全部進入眼底!

◆古拜經台

這裏是當年金地藏拜頌華嚴經的地方,徒眾為了紀念他,便在這裏建立古拜經台。古拜經台為一組狹長的建築群,這是受限於當地的山形地勢,不得已而採取的一種建築風格。殿裏分為三進,有大雄寶殿,以及地藏殿等,出大雄寶殿左轉,登上十餘級臺階,即到達金地藏當年拜經的遺址。這裏供奉有金地藏的塑像。

離開古拜經台往天臺前進時,必須經過寺前的小路,這裏有座石峰,稱為大鵬聽經石,一般遊客稱呼他為老鷹爬壁,這是一塊懸崖上的巨石,高度大約二十米左右,就像一支龐大的蒼鷹,緊緊貼住岩壁,翅膀和尾巴都緊縮在一起,頭部向上,眼睛凝神有光,像是在專心傾聽佛經,又像是怕摔到下面的深谷裏去一樣,真是惟妙惟肖。

◆天臺正頂 〔↓拜經台‧天台寺〕

  離開古拜經台後,沿著石級山路呈大轉彎字形的山道往上,可直達天臺正頂。這一條山道若隱若現於山林中,若身著各色服裝的遊客為數眾多,整條山道就像是一條搖首擺尾的神龍,從山腳翻山越嶺到山頂。從古拜經台的山門前,仰望這一條折向天臺正頂的遊龍,氣勢確是雄壯無比。而那上頂青天的天臺正頂,遊客聚集如螞蟻群,緊臨著峭壁懸崖,在這一條如遊龍似的陡峻山路襯托下,更令人覺得高不可攀,就好象是天上的都會一樣,未攀登前就有點腳軟了。

天臺峰又稱天臺正頂,因為天臺是佛教徒朝拜地藏菩薩的聖蹟所在,因此天臺正頂往往就被稱為九華山的主峰。

◆天臺寺---踏遍天臺不作聲,青鐘一杵萬山鳴

地藏寺(即地藏禪林)座落在天臺峰頂,又名天臺寺,到九華山朝拜的佛教徒,最重大的目的就是要登上天臺正頂,到天臺寺朝拜,因此這裏稱為中天世界。天臺寺內有萬佛樓、地藏殿、大雄殿等。在萬佛樓裏,木實小雕像佈滿了殿內的屋樑間。

地藏寺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說,當年金地藏就在這裏居住苦修。這裏與世隔絕,曾有詩詞形容這裏為踏遍天臺不作聲,青鐘一杵萬山鳴。因為地處高山絕頂,因此到了明朝,仍然是幾間茅屋而已。經過明代、清代,以至於今日的多次擴建後,才在絕頂上,依著懸崖峭壁的山勢建成了這座前後多進,殿高三層的整體建築群。依這樣艱巨的建築工程,稱這裏為天上宮闕實在是一點也不為過了。

◆旃檀林‧上禪堂‧東崖禪寺‧回香閣‧小天台‧華嚴洞‧朝陽庵…………

無數的寺廟,等著您的參訪!

…………………………………………………………………………………………………………

九華山隨筆

九華街位於芙蓉峰下,也就是九華山半山腰的腹部,距離山腳下的二聖殿及山頂上的天臺寺恰好都為7.5公里。這裏四周青山環繞,繞出了中間這麼一塊地勢平坦的小盆地。這裏有略帶起伏的原野,有蜿蜒的溪流,有馬蹄形的九華街。這九華街是九華山的心 臟,所有九華山的經濟、旅遊、文化、佛事活動都由這裏推動。

◆多彩的九華街

晚飯過後凌先生最喜歡在這條馬蹄形的街上漫步,看旅客,看信徒,看商店老闆,也看寺廟的僧尼。看 盡這兒各色人等的日常活動,你也就感受到強烈的九華宗教氣氛。從文物店裏播放出來的錄音梵唱,彌漫于整個九華區,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清洗著遊人的心靈。尤其是在起霧的日子,這種感受最強烈!

晚上的九華街就像是一條夜市,由於白天遊客大部翻山越嶺去了,晚上才是購物的黃金時間,這是形成這條夜市的主因。又由於登山去的遊客大都下來得晚,因此到九華街上用晚餐的時間也就往後推移!即使到了八、九點,餐廳的生意仍然生意興隆。在這裏,山上下來的與剛上山的遊客混在一片,興奮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九華街最大的待色就是禪院與民居錯落雜處,這在其他地方是比較少見的。由於有這種待色,使得九華街泛發出濃重的宗教色彩。

◆李白定名九華山

浪遊天下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位好朋友高霽隱居於秋浦(今安徽貴池)石門山的桃花島,石門山與九華山山水相連。有一次高霽寫信邀李白到秋浦一游,李白欣然動身前往。二人的老朋友夏候回及韋興都住在九華山下,於是四人結伴同遊九華山。

初遊九華山后,李白對九華山水讚不絕口。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但李白觀察這山峰形勢,有九峰如蓮花,因此提議把山名改為九花山(華、花同義),結果獲得大家的讚賞!到底是名滿天下的詩仙,他重新命名的山名,一千多年來一直為天下所採用。

李白曾先後三次遊九華,曾在山上的無相寺,神光嶺,甘泉書院住過一段時間。到現在,九華街上仍留有“太白書堂”一座。李白在九華山上讀書、講學、寫詩,留下了歌詠九華山水的無數瑰麗詩章。

◆九華山的寺廟 〔↓俯視回香閣〕

  九華寺廟除了少部分像祇園寺建在平坦的九華街外,大部分都建在山嶺上或懸崖邊。九華群峰又以陡峻出名,山峰陡峻,意味著平坦的空地少而狹窄,而且難以開闢,於是寺廟的建築就不得不倚山就勢 。除了儘量利用地利之外,還要受限於地勢,寺廟建築的格局自然無法寬敞宏大。在這一點上,九華寺廟是要遠遜於普陀山的寺廟的。

不過九華山寺廟卻有一種特色為普陀寺廟所不及。那就是雄踞崖頂的氣勢,這種氣勢使得九華寺廟更加的隔離紅塵。尤其是在起霧的日子裏,寺廟隱現於虛無縹緲的雲霧中,那才是名符其實的佛國仙境!

從鳳凰松一路往上攀登至天臺正頂,這一路上的寺廟都具有這種氣勢,其中以吊橋寺、古拜經台及天臺寺最是出色!尤其那天臺寺,建在聳立於雲表之外的天臺正頂上。由於頂上空地狹小,因此寺廟不僅要往上 加高地,也要往下、往四周開山劈石地挖。因此,天臺寺不僅傲立於群山頂上,而且緊臨萬丈懸崖邊,廟牆就是構成懸崖絕壁的一小部分。從迴繞的登山山路上不時遙望這座“世外佛寺”,直讓人擔心她隨時都有滾下萬丈懸崖的可能!那種睥睨一切的氣勢,大概只有峨嵋山的金頂勉強可以比擬了!

…………………………………………………………………………………………………………

雲霧縹緲中的梵唱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法華經‧普門品

九華一千寺,撒落雲霧中。凡是到過九華山,尤其上過天臺正頂的人,對這句古詩都會產生共鳴!

凌先生第一次遊九華山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剛進入九華街中心區時,天空一片晴朗,萬里無雲。待他入住賓館、放下行李走出大門時,只見門外濃霧蔽天,雲霧縹緲能見度不到三尺!

◆縹緲的雲霧 〔↓天臺以下群山白浪洶湧〕

  凌先生驚詫萬分,這到底是在夢中?還是在真實世界中?是升上了天堂?還是跑到地獄去了?是今天天候特殊?還是正常?他甚至懷疑:我是不是到了九華山了!

凌先生望望門外,幾乎伸手不見五指,他又初到九華山,路況不熟,於是打消了出外溜達的計畫。他就帶著這樣一份新奇的心情,岸立大門傍,眺望著這一片縹緲中的濃霧。然而周遭進出的賓館人員,對這一片濃霧 卻視若無睹,似乎已習以為常了!

凌先生岸立片刻後,進入房中整理行李。待他再從房間出來時,發現大門外雲消霧散,又是睛空萬里的天氣!這樣快速的雲霧變化,又是讓他大吃一驚。

二天後,他登上天臺正頂,卻遇上傾盆大雨,只好躲進天臺寺中看書。雨停後,他探頭向山窗外俯視,只見天臺以下群山,若隱若現於一片洶湧澎湃的白浪中,白浪的浪姿還與時推移的變化。凌先生離開天臺寺往山下走,這一片雲霧似乎一直在他腳下群峰間迴繞,而群峰間錯落著一處處的寺廟建築群,就像撒落在雲霧中一樣!這使他對這句古詩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雖然現在九華山寺廟的總數不如從前,但那種超凡出塵的詩境仍然感受得到!

九華山以多雲霧出名,一年中飄雲起霧的日子特別多,這種雲霧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且濃得化不開,往往對面來人是誰都分辨不清。這雲霧在九華街近看是濃霧,從天臺俯視就是浮沉於群峰間的雲海了!

◆梵唱 〔↓雲霧縹緲的九華街〕

  九華街兩旁密集林立著各種商店,以藝品店及佛教文物店最俱特色。尤其是文物店,不時播放著各種佛經梵唱,使人飄然興起離塵出世之感!尤其是在起濃霧的日子,當你漫步於九華街上,徘徊於聚龍賓館前的廣場上,佇立於祇園寺的寺門前,那從濃霧中飄送過來的陣陣梵唱,使人感覺似乎到了虛無縹緲的仙山。而偶而路過、在濃霧中走路如行雲流水的僧尼,更使人意識到正身處佛門名山中!

那是一個起濃霧的傍晚,晚飯過後凌先生又在濃霧中漫步。他信步走到﹡﹡﹡﹡的大門前,這是一家九華山佛教協會開辦的賓館,專門接待來九華山朝拜的四方信徒與遊客。他臨時起意,打算搬到這裡小住,於是踏進大門到總台查詢。

負責總台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尼及一位俗家小姐,在問明這裏的大致情況後,他要求看看房間,女尼在前帶路,他在後跟著,這時他注意到這女尼走路如行雲流水般,姿態美極了!

◆拋棄紅塵的紅顏女尼

回到總台後,女尼登記凌先生的資料,偶而問他一些相關的問題。這時他刻意打量這尼姑,好一張清秀的臉龐!那握筆寫字的右手腕,潔白細膩,手腕處僧袍長袖下露出一小截鮮豔的紅袖,講起話來不但清脆悅耳,如黃鶯出谷,而且是一口標準的國語〔普通話〕。好一個出色的女尼 !他內心暗暗喝采!而那一截冒出僧袍外的紅袖,強烈地提醒著他,即使身披一襲灰色僧袍,也難掩她的姿色!

到底是先天的佛門慧根?還是經歷過非凡的自我修持?使得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小姐,能夠拋棄紅塵的誘惑,到這佛教名山中清心苦修!這一份定力、這一份恬淡,太令他心折了!

凌先生就在這種心折的想像中,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她的問題。她似乎也察覺到了他的失態,於是不再問問題,側臉俯視桌面,筆也有一劃沒一劃地寫著。不知是嬌嗔?還是不好意思?

這時大門外濃霧中傳來南無觀世音菩薩的陣陣梵唱,凌先生猛然清醒,心裏暗喊:「罪過!罪過!我怎麼可以對一位佛門弟子作這樣的遐想呢?」。於是他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謝謝妳幫我完成登記!」。同時從女尼手中接過了證件,女尼臉上也浮上了一絲笑意!

在通往三樓的樓梯上,他內心默唸著法華經·普門品的一段經文: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

團費與酒店

有關下面各行程團費的說明,請閱讀凌先生的服務這個網頁。訂作團入住的酒店,可以按照客人的指定來預定,各人指定酒店大不同,無法在下表中列出所有酒店名稱。比下表更詳細的行程內容,在報名參加訂做團以後,即可取得!

黃山A團 5-8日遊行程

日期 地點 白  天  活  動
 
夜晚活動
D1 黃山

灣桃園〔18:20〕→黃山市〔20:20

〔台商〕大陸各城市→黃山 市

屯溪之夜
D2 黃山 山頂第一天
 
山頂過夜
D3 黃山 山頂第二天
 
山頂過夜
D4 黃山

山頂第三天

1730:黃山“徽派鄉村”之一

鄉村之夜

D5

鄉村 上午:“徽派鄉村”之一
下午:“徽派鄉村”之二
鄉村之夜

D6

鄉村 “徽派鄉村”之 三 屯溪之夜

D7

屯溪

上午:屯溪→徽州古城+徽商大宅院

下午:花山迷窟+屯溪老街

屯溪之夜
D8 屯溪 上午: 歙縣棠樾牌坊群

下午:徽派鄉村

晚上:黃山市灣桃園台商大陸各城市
 

 

說明:

  1. 七日遊:取消第7日行程。
  2. 六日遊:取消第7-8日行程。
  3. 五日遊:取消第6-8日行程。

黃山B團8日遊行程

日期 地點 白  天  活  動
 
夜晚活動
D1 黃山

灣桃園〔18:20〕→黃山市〔20:20

〔台商〕大陸各城市→黃山 市

屯溪之夜
D2 黃山 山頂第一天
 
山頂過夜
D3 黃山 山頂第二天
 
山頂過夜
D4 黃山

山頂第三天

1730:黃山→九華山

九華山之夜

D5

九華山 九華山第一天 九華山之夜

D6

九華山 九華山第 二天 九華山之夜

D7

屯溪 九華山→“徽派鄉村”之 三 屯溪之夜
D8

屯溪

上午: 歙縣棠樾牌坊群

下午:徽派鄉村

晚上:黃山市灣桃園台商大陸各城市
 

溫暖的家

說明:

  1. 九華山路線高低起伏於山嶺間,高低落差大,須具備不錯的體力、可以翻山越嶺的團員,才可參加。

 

黃山特種團8日行程

日期 地點 白  天  活  動
 
夜晚活動
D1 黃山

灣桃園〔18:20〕→黃山市〔20:20

〔台商〕大陸各城市→黃山 市

或:灣桃園→杭州→→黃山市

屯溪之夜
D2 黃山 山頂第一天
 
山頂過夜
D3 黃山 山頂第二天
 
山頂過夜
D4 黃山 山頂第三天
 
山頂過夜
D5 黃山 山頂第 四天〔特種路線〕

〔須具備不錯的體力、可以翻山越嶺的團員,才可參加〕

黃山之夜

D6

九華山 九華山第一天 九華山之夜

D7

九華山 九華山第 二天 九華山之夜
D8 屯溪 上午: 徽派鄉村

下午:歙縣棠樾牌坊群

晚上:黃山市灣桃園台商大陸各城市

或:黃山市→杭州→→灣桃園
 

 

說明:

  1. 山頂第四天〔 特種路線〕

    這是凌先生特別規劃設計的特種路線,這裏的山體就像是刀劈斧砍般的巨型石片,積木似地堆積起來,形成破碎狀的峰林,風光非常秀麗。更重要的特點是:非常清幽!由於觀光團很少來這裏,它不像北海、玉屏等處那樣,充滿了人群的喧鬧。置身其中您可以靜靜的觀賞,慢慢的品味。由於本路線高低起伏於山嶺間,高低落差大,須具備不錯的體力、可以翻山越嶺的團員,才可參加。

…………………………………………………………………………………………………………

“黃山‧九華山笑傲遊”這條路線,除了本網頁的介紹資料外,更精彩、更詳細而完整的的介紹,請參考凌先生的經典之作“黃山江南笑傲遊”一書。

…………………………………………………………………………………………………………

大陸深度自助旅行的理想工具書-----大陸通遨遊大陸